全香港规模最大的数码港人工智能超算中心于去年12月投入服务。为鼓励业界善用超算中心的算力资源,香港特区政府拨款30亿元,通过香港数码港推出为期三年的“人工智能资助计划”(下称“资助计划”),资助本地院校、研发机构及企业等运用超算中心,推动人工智能创新研发及应用,从而促进创科生态圈发展。
在7月4日举办的“人工智能资助计划”项目分享会上,获批项目代表分享了如何通过资助计划运用算力资源,以人工智能推动创新方案的研发、转化及落地应用。
数码港行政总裁郑松岩表示,数码港作为香港人工智能加速器,以超算中心为引擎建设完善的人工智能生态系统,促进创新研发及应用,赋能不同产业的智能化升级。同时,数码港人工智能生态圈吸引海内外的领先企业落户,并与龙头企业促成合作,结合其在算力开发、大模型建设、算法、数据科学等领域的研发实力,发挥香港基础科研及国际化的优势。特区政府通过数码港推行“人工智能资助计划”,提升科研效率及加快成果转化落地应用,推动数字经济及智慧社会发展,同时助力香港发展成为国际人工智能及创科中心。
人工智能资助计划委员会主席冼汉廸称,香港特区政府全力配合国家发展策略,通过数码港推出“人工智能资助计划”,推动人工智能的创新科研及转化应用,实现更多科研突破,加快人工智能生态圈及产业发展。计划自启动以来共收到约20宗申请,截至今年6月底,委员会已批出约10个项目,研究范围涵盖本地大语言模型、新材料、合成生物学、医学大模型等,总资助额约3亿港元。
“获批项目自今年1月起陆续使用超算中心服务,目前已投入服务的算力超过90%,充分反映科研及业界对算力应用的热切需求。我们期待通过计划融通政、产、学、研的创新力量,推动更多人工智能的创新研发及应用项目,助力香港以新质生产力,驱动本地以至国家的高质量发展。”冼汉廸表示。
分享会亦邀请了获批项目的代表分享资助计划带来的成果,包括香港理工大学研发的“增强边缘基础模型以实现高级推理”,及“基于多模态大语言模型的肝细胞癌精准治疗”。
香港理工大学计算机及数学科学学院副院长及电子计算学系教授杨红霞教授表示,团队研发“端侧大模型基础能力增强与复杂推理优化框架”,利用数码港人工智能超算中心的算力,通过组合优质的小语言模型,高效训练大模型,减少对集中算力资源的依赖,模型生成的信息准确度亦提高28%。近期,团队在医疗应用场景亦取得突破,通过与香港及内地最顶尖的癌症治疗医院合作,在垂直大模型及专科模型的基础上,通过算力提升癌症治疗专有领域的数据分析及本地化应用,减少治疗过程中的繁复测试次数,不但减低对病患的身心负担,也节省临床测试所需的人力资源及时间成本。
南方+记者 杨天智
中金宝配资,配资门户网站都有什么,个人配资是否属于非法经营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